5月29日,为期四天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在贵阳圆满闭幕。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凭借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领先优势,数博会成为全球大数据发展的风向标和业界最具国际性和权威性的成果交流平台。习近平主席与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先后为数博会发来贺信。
本届数博会以“创新发展 数说未来”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大咖,共同论道产业互联网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今天小龙就为大家盘点本次大会重要活动、主要成果及大咖分享,了解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大会活动
本届大会继续秉承“数据创造价值”的内核要求,以“创新发展数说未来”为年度主题,举办了一会、一展、一发布、大赛及系列活动:
“一会”:2019数博会期间召开高峰会议,举办9场高端对话和25场专业论坛,邀请全球知名大数据企业和大数据领军人物参会,深度探讨大数据应用技术难点、需求痛点及解决方案。
“一展”:2019数博会专业展设立国际前沿技术、行业数字应用、创新创业成果三大展示板块,每个板块设置两个展馆,集中展示大数据与数字经济、公共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生态治理、智慧生活等深度融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应用。
“一发布”:发布全球大数据领先科技成果、公益成果以及企业成果。
“大赛”:举办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融合创新人工智能全球大赛、2019贵阳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精英对抗赛、2019无人驾驶全球挑战赛、2019数博会工业APP融合创新大赛等系列大赛。
“系列活动”:在2019数博会期间开展“数博会五周年回顾”系列活动、“数谷之夜”系列活动、2019数博会贵阳高新电竞系列活动、大数据发展实践成果观摩活动。
大会成果
本届数博会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62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万余名嘉宾参会,其中核心重要嘉宾1574人,比上年增长42。06%,参会观展人数超过12。5万人,全省共成功签约项目125个、签约金额1007。63亿元。
自创办以来,数博会就成为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展示影响力和实力的重要高端平台。本届会议,参会企业达到4847家、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448家,分别增长了28%和15%,参会世界500强企业参会由去年15个增加到39个,同比增长160%,参展的独角兽企业也比去年增加140%,1200余项最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在会议期间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大数据领域社会科技奖励,“数博发布”面向全球征集到领先科技成果614项,共评选出最前沿、最具颠覆性、最具影响力、最具创新性的领先科技成果奖49项。
大会黑科技一览:

焦点:大咖云集论道产业互联
在27日举行的“产业互联网”高端对话中,来自国内外的业界大咖以“产业互联网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为主题,开展深入讨论。
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 汤道生:
与合作伙伴共创产业智慧新时代
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兴起,各个产业都在快速数字化、智慧化。在这个过程中,腾讯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I、安全等多方面的技术能力,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助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数据的连接、互通、分析能力同样至关重要。比如在零售领域,过去企业和用户的连接非常薄弱,企业不知道用户是谁,营销精准度也不够,也很难与用户产生更多的互动。去年世界杯期间,蒙牛发起了一场“现金红包”的营销活动,腾讯通过“一物一码”的优码能力,将分散的消费者与蒙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用户管理链路,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用户的营销方案,帮助蒙牛节省了1000多万的营销资金。目前,腾讯优码已经连接超过30亿件商品,节约营销资金超过3亿元。
SAP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 李强:
产业互联网将彻底改变制造业的形态
产业互联网或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如果不考虑成本和交付周期,理论上任何商品都可以定制,大规模定制讲的是在成本没有发生变化、交货周期没有延长的情况之下,如何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另外,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改变工业企业的商业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制造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型。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现在全球大多数工程机械都由中国企业制造,但中国的工程企业服务收入占比只有15%,而美日欧已超过50%。服务收入占比对于一个工业企业至关重要,服务收入占比越高,不仅盈利能力越高,更重要的是抗风险能力越高。
还有一个趋势是集中式制造转向分布式制造。以汽车组装为例,把所有零部件从全球各地通过物流方式运送到组装车间进行集中组装,效率非常高,但对于交货期以及物流周期而言,依然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分布式制造是在当地完成制造,不需要把所有零部件运送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而是在靠近客户的地方完成生产。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军:
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要推动万物互联,通过新的基础设施,通过数据化、本地化、标准化、一体化,推动由万物互联到万物数联的演进;数据基础平台应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造以数据为基础、网络为支撑的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提供多种服务业态,实现感知、传输、重组、开发和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增值、应用,为各行各业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提出的构架,是基于物联、数联和众联构造新一代基础设施。新一代基础设施对于物联层面的理解就是全域覆盖、万物感知;数联则以数据归心的概念进行有效整合、聚集,用数据驱动业务、驱动产业发展;众联是在数联基础上,通过开放平台,使各方面力量能够集中、链接,众人互联、众人推动。
法国巴黎大区竞争力产业集群中国事务主席、法国欧铂达纳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FadwaSUBE:
中法可互融互通实现共同发展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工业4。0”,那么如何才能提升竞争力?在科学上,尤其是基础数学,如今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数百万名学生和科学家都在这方面努力,但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分享。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人文哲学和人文科学,我们需要不同领域的人来和科学界合作,我们的长期愿景就是共同开发和共同创新。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 赵国栋:
每个行业都可能出现产业互联网巨头
按照互联网演进的逻辑,过去是消费互联网时代,链接重要性大于服务重要性,其链接模式多是横向的、跨行业的;而产业互联网服务重要性要大于链接重要性,从一个行业的生产、流通、消费、交易等各个环节垂直打通,这种以服务占主导作用的链接方式,行业纵向垂直整合将会成为未来互联网链接的方式。因此,产业从生产端开始对接互联网,贯穿整合、流通、交易等,将形成供给侧优势。
产业互联网的突破在什么地方?首先要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合在一起该如何实现整体发展上。谁将产业、科技、金融这三方借助大数据和产业互联网高度耦合,打造一种数字生态运营模式,谁就能够在未来站在统治者地位。未来是纵向垂直整合的,就是说每个行业都可能出现产业互联网巨头。
小结
龙智造工业云:大数据产业爆发式增长,数字化转型将成传统企业必须跨越的生死关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达2800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增长至4700亿,同比增长是30。6%。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预测在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预计201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产值将达到7150亿元。2019年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产业转型、数据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等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领域都将面临新的发展突破,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企业将有计划按步骤推进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视为核心资源、资产和财富,纷纷选择数字化转型以抢占新的制高点。据调研机构IDC针对2000位跨国企业CEO调查表明,到2018年,全球1000强企业中的67%、中国1000强企业中的50%都将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展望未来,数字化转型将是传统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必须跨越的生死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