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打造智慧园区 助力企业上云

  • 联系电话

    400-008-2859

关注微信公众号"龙智造工业云"

了解更多动态

首页 > 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 近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一系列政策与实践成果展现出该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系统化的实施框架。

    08

    2025-01
  •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稳步推进。 在北京等一些城市的河道里,水面上漂浮着这样的“小圆盘”。

    08

    2025-01
  •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而根据科尔尼的最新研究,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将沿着全球化、绿色低碳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行业内各类企业绕不开的必经之路,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三大趋势,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

    08

    2025-01
  • 十五五”(2026-2030年)是中国2035年实现现代化的蓄势期,也是中国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转折期。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包括地缘冲突升级、中美博弈加剧等,中国制造企业需前瞻性研判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趋势、谋划高质量发展路径、建立新质生产力、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完善。

    08

    2025-01
  • 12月30日在北京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中国2024年国家级集群规模达到80家,首次实现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的全覆盖。 这份最新发布的专业报告指出,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多重因素挑战,中国制造业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居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08

    2025-01
  •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2979亿元。 分政策类型来看,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让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8036亿元;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减税3373亿元;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和留抵退税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9683亿元。

    08

    2025-01
  •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制造业的每一个毛孔,成为驱动企业变革、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上演。 走进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先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曾经传统的生产车间如今已焕然一新。过去,生产线上工人忙碌于重复性的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产品质量还参差不齐,稍有不慎便会出现次品,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而如今,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线实现了智能化升级。传感器遍布各个关键环节,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生产工艺参数以及产品质量信息,这些海量数据被迅速传输至后台的智能分析系统。系统如同一位拥有 “火眼金睛” 的专家,精准地洞察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提前预警并给出优化建议,次品率由此大幅降低了 30%。

    08

    2025-01
  •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已成为我国产业升级、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突破口。各地政府、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全方位、深层次地投入到这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之中,力求在数字化浪潮中抢占先机。 在政策层面,国家持续加码扶持力度。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鼓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相继出台。国家发改委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每年投入数百亿元,精准投向那些致力于数字化改造的制造企业,用于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的数字技术设备、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等项目,为企业减轻资金压力,激发创新活力。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制定详细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南,明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转型路径与目标,为企业提供精准导航。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沿海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等地纷纷推出 “数字制造领航计划”,给予当地企业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政策支持,吸引优质数字技术企业落地,构建起完善的数字化产业生态,为本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筑牢根基。

    08

    2025-01
  •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然而,数字化转型过程复杂且难度较大,涉及技术、业务、组织等多方面革新。现有研究也缺乏对典型成功和失败案例的对比分析,未能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典型企业案例,梳理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主要路径及关键做法,发现其数字化转型主要遵循“点—层—链”逻辑,涵盖从基础设备智能化、业务层数字化到产业链协同的全过程。在对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炼出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08

    2025-01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无疑是先锋力量。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贯穿飞行器从概念构思到样机成型的全过程。借助高精度数字模型,工程师们能提前模拟飞行性能、结构强度等关键指标,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验成本。同时,智能生产车间里,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紧密协作,实现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与快速装配,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更让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迈向国际领先梯队,订单量逐年攀升,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百亿级规模增长。

    08

    2025-0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要推动这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绝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辛国斌介绍,通常所说的传统产业是指那些产业发展时间较长、产业体量规模较大、市场需求广、吸纳就业能力强、以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的产业。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主要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这些产业的增加值、营收、利润、用工人数等主要指标都占全部制造业的80%左右,生产的产品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08

    2025-01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三部门25日对外发布《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

    08

    2025-01
  • 近日,围绕“大力实施‘7510’行动计划,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这一主题,记者采访了寻乌县委副书记、县长何善祥。 何善祥表示,近年来,寻乌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全方位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立由其本人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实行专班化推进、项目化实施、清单化管理,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体系化推进数字化转型,系统化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今年前三季度,已开展数字化诊断企业70家,签订数字化改造合同企业20家,完成工业技改投资9.29亿元,同比增长64.4%,位列全市第五。

    08

    2025-01
  •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出席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据介绍,前三季度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其中,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入实施,截止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智能工厂,13家中国企业新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中国“灯塔工厂”总数已达72家,占全球42%。

    08

    2025-01
  •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制造业正以一种稳健且高效的 “小步快跑” 模式,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在全球产业变革浪潮中踏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在东部沿海的某传统纺织机械制造小镇,众多中小微企业成为这场变革的生动实践样本。以其中一家成立近三十年的老牌纺机企业为例,过去因设备陈旧、生产工艺传统,产品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面对困境,企业没有贸然进行大规模、高成本的全面数字化改造,而是选择 “小步快跑” 策略。第一步,先引入基础的设备物联网模块,花费不过几十万元,却实现了对老旧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警设备故障,设备维修率降低 30%,生产连续性显著增强,短期内就稳住了生产根基。

    08

    2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