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打造智慧园区 助力企业上云

  • 联系电话

    400-008-2859/span>

关注微信公众号"龙智造工业云"

了解更多动态

首页 > 行业动态 > 详情

我国纺织强国目标基本如期实现

发布时间:2021-01-26 09:57:47

“经受住了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考验,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严重冲击,竭尽全力保障了重要防疫物资的供给,稳步推进复工复产,支持国民经济及社会就业回稳,同时坚持深化转型升级,在纺织强国建设道路上坚韧前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在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五届年会上寥寥几句,便将纺织行业2020年的“酸甜苦辣”勾勒出来。



“十三五”已收官,纺织行业交出了怎样一份成绩单?迈入“十四五”新发展周期,纺织行业又有何新的发展规划?


“纺织行业在‘十一五’时期构想的纺织强国目标基本如期实现。” 高勇表示,回看过去五年,我国纺织行业在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的基础上继续实现长足发展,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稳步增强,纺织行业不仅保持了产业体系完整、供给规模稳定优势,而且全产业链先进、优质、绿色制造水平均显著提升,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得到巩固,在国际纺织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加大。


从规模上看,目前我国纤维加工总量约占全世界的50%,化纤产量约占70%,出口总额约占三分之一;从综合能力来看,我国纺织产业链从门类品种、产出品质,到生产效率、自主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普遍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不存在严重的短板环节。


根据中国工程院对我国26个制造行业开展的竞争力评估结果,纺织工业是我国在全世界居于先进位置的五大产业之一,在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处于第一梯队。

展望“十四五”时期,面对总需求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纺织行业应如何发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要正视与发达国家在前沿科技自主创新、品牌及时尚软实力、绿色发展主导能力、国际供应链掌控能力等方面的差距。”高勇表示,要强化制造体系优势,解决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在新格局中开辟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具体应如何做,高勇给出了建议。


加快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突破,实现碳纤维、对位芳纶、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更优性能、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发展配套专用技术装备,填补产业链尖端技术空白。发展聚乳酸、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等生产技术,开发差别化产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纤维原料技术路线。发展功能性、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等纤维新材料,提升品质与性能,丰富产品线。


坚持提升绿色制造能力,打通可持续发展路径。大力研发并推广应用纺织绿色制造技术,进一步优化纺织面料的品种品质和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加快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突破,提高整体技术水平,解决制约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增强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行绿色纤维材料、绿色面料等产品设计开发,建设绿色纺织工厂,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示范。布局开展碳排放相关计量管理、碳中和前沿基础研究等工作,为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有益贡献。建立起适应绿色发展需要的行业综合服务体系,完善绿色标准体系,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发展高端纺织制成品,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地位。加强纺纱、织造、非织造、染整、缝制等全产业链精细化加工技术的研发应用,全面强化先进、优质制造产业基础。融合新材料、新技术与内需消费升级趋势,开发具有高舒适度、易护理、抑菌保健等功能性及多功能复合的高端纺织制成品。大力推动非织造技术、复合材料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用纺织品先进制造技术水平;针对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应急与公共安全、土工建筑、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拓展纤维材料应用空间,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公共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大力发展纺织智能制造,持续优化生产效率与生产模式,保障产业稳定、安全发展。加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研发,解决纺织智能制造重点装备、智能化车间/工厂、智能服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大力推动化纤智能工厂、无人值守环锭纺工厂等建设。加快发展纺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组建有效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专用装备、自动化、软件、信息技术等跨领域企业协同创新,形成龙头企业先行推进、大批“专精特”企业深度参与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突破,持续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化解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保障国内产业链的稳定性、安全性。